蓮藕的食用和藥用價值
【性味】涼,甘。(熟品性溫)
【功用】生品清熱生津,涼血止血;熟用補益脾胃,益血生肌。
又稱蓮藕,屬睡蓮科植物,蓮的根莖。肥大,有節,中間有一些管狀小孔,折斷后有絲相連。藕微甜而脆,可生食也可做菜,而且藥用價值相當高,它的根根葉葉,花須果實,無不為寶,都可滋補入藥。用藕制成粉,能消食止瀉,開胃清熱,滋補養性,預防內出血,是婦孺童嫗、體弱多病者上好的流質食品和滋補佳珍,在清咸豐年間,就被欽定為御膳貢品了。藕原產于印度,后來引入中國。
蓮的地下莖叫藕,睡蓮科植物,水生類蔬菜,形狀肥大有節,內有管狀小孔,分為紅花藕、白花藕、麻花藕。紅花藕瘦長,外皮褐黃色、粗糙,水分少,不脆嫩;白花藕肥大,外表細嫩光滑,呈銀白色,肉質脆嫩多汁,甜味濃郁;麻花藕粉紅色,外表粗糙,含淀粉多。
藥用信息
【基源】為蓮科植物蓮Nelumbo nucifera G.的肥大根莖。
【別名】藕,蓮藕,藕節,湖藕,果藕,菜藕,水鞭蓉,荷藕,光旁。
【性味】涼,甘。(熟品性溫)
【功用】生品清熱生津,涼血止血;熟用補益脾胃,益血生肌。
【成分】可食用部分達88%。
每l00g含能量293KJ,水分80.5g,蛋白質1.9g、脂肪0.2g,膳食纖維1.2g,碳水化合物15.2g、胡蘿卜素20μg、視黃醇當量3μg,硫胺素0.09mg、核黃素0.03mg、尼克酸0.3mg,維生素[2] C 44mg維生素E 0.73mg;鉀243mg,鈉44.2mg、鈣39mg,鎂19mg、鐵1.4mg,錳0.23mg,銅0.11mg,磷58mg、硒0.39μg。
性味
味甘,性涼,主補中焦,養神,益氣力。
能清熱生津,涼血止血,散瘀血。熟用微溫,能補益脾胃,止瀉,益血,生肌。
主治
補中養神,除百病。常服,輕身耐老,延年益壽。
補益十二經脈血氣,平體內陽熱過盛、火旺。
交心腎,厚腸胃,固精氣,強筋骨,補虛損,利耳目,并除寒濕,止脾泄久痢,女子非經期出血過多等癥。
生食過多,微動氣。搗碎和米煮粥飯食,使人強健,蒸食也好。
大便燥澀的人不能吃之。蓮是益脾之果。
食療
中醫認為藕性寒、味甘。
生用,具有涼血、散淤之功,治熱病煩渴、吐血、熱淋等;熟用能益血、止瀉,還能健脾、開胃。
以藕為主的單驗方在臨床上應用較廣,有很好的效驗。
比如鮮藕汁,每日早晚各服半杯,治肺結核出血、產后出血、鼻流血。
另外,生藕搗絞取汁,加蜂蜜適量,攪勻,分次服,治熱病煩渴不止;藕汁、梨汁各半杯,和勻服用,治上焦痰熱、口干咳嗽。
藕連接部分稱為藕節,含天門冬素、鞣質等,具有較高的藥用價值。藕節和藕在性味、功用上大致相似,但藕節又側重止血功效。
中醫認為藕節性平、味甘澀,藥用可以縮短出血時間,有止血散淤之效,治咳血、吐血、尿血、便血、子宮出血等。
比如將藕節搗汁飲用,并在鼻中滴3~4滴,每天2~3次,治鼻出血;藕節40克煎服,每天2服,治外傷性前房積血;取藕節連須在內40克,焙干后加入冰片1克,共研末,貯瓶內,不要漏氣。每次取少許藥末吹患側鼻孔,每2小時1次,治鼻息肉;將生藕節去毛洗凈,用食鹽腌2周。
用時,取藕節,以開水沖洗后含服,每次含服1枚,每日2次,治急性咽喉炎。
藕和藕節藥性平和,臨床應用很少出現毒副作用,因此可放心使用。
1、清熱涼血:蓮藕生用性寒,有清熱涼血作用,可用來治療熱性病癥;蓮藕味甘多液、對熱病口渴、衄血、咯血、下血者尤為有益。
2、通便止瀉、健脾開胃:蓮藕中含有黏液蛋白和膳食纖維,能與人體內膽酸鹽,食物中的膽固醇及甘油三酯結合,使其從糞便中排出,從而減少脂類的吸收。蓮藕散發出一種獨特清香,還含有鞣質,有一定健脾止瀉作用,能增進食欲,促進消化,開胃健中,有益于胃納不佳,食欲不振者恢復健康。
3、益血生?。号旱臓I養價值很高,富含鐵、鈣等微量元素,植物蛋白質、維生素以及淀粉含量也很豐富,有明顯的補益氣血,增強人體免疫力作用。故中醫稱其:“主補中養神,益氣力”。
4、止血散瘀:藕含有大量的單寧酸,有收縮血管作用,可用來止血。藕還能涼血,散血,中醫認為其止血而不留瘀,是熱病血癥的食療佳品。
復方
1,鮮藕白蜜汁:鮮藕120克,搗爛,絞取汁液,加生蜜60克,攪勻服,不拘時。
源于《圣惠方》。本方有益胃生津,清熱除煩的作用。用于暑熱或熱病傷津,煩渴喜飲。
2,姜藕飲:藕90克,生姜10克。搗爛,絞取汁液,一日分3次服用。
源于《圣濟總錄》。本方取藕能清熱生津,以生姜和胃止嘔。用于胃熱而胃氣不和,惡心嘔吐,口渴口干。
3,藕粉:藕粉12克,加白糖適量,用冷開水少許調稀,再以沸水沖調成糊狀食。
源于《本經逢原》。本方能益胃調中,止血。用于痢疾便血,口噤不能食,或脾胃虛弱,消化不良。
按:《嶺南采藥錄》治痢疾便膿血,用藕搗汁,和蜂蜜,隔水燉成膏服。與藕粉的用意相似。
4,煨藕湯:藕適量,切在塊,加水適量,小火煨燉至爛熟,飲湯食藕。
源于《隨息居食譜》。本方能補益脾胃,調養陰血。用于脾胃虛弱,或陰虛血少及諸失血證
1. 血友病(鼻衄、牙出血、咯血):
鮮藕1000克,鮮梨1個,生荸薺500克,生甘蔗500克,鮮生地250克,同榨汁,每次服1小杯,每日3~4次。
2. 防暑:
鮮藕250克,洗凈切片,加糖適量,煎湯代茶飲。
3. 產后出血:
鮮藕榨汁,每次服2匙,日服3次。
4. 白帶:
藕汁半碗,紅雞冠花3朵,水煎,調紅糖服,每日服2次。
5.痔瘡、肛裂:
鮮藕500克,僵蠶7個,紅糖120克,水煎,連湯服下,連服1周。
6. 急性腸胃炎:
鮮嫩藕1500克,搗爛取汁,分2次用沸水沖服。
7.秋梨膏止咳化痰:秋梨20個、紅棗[5] 1000克、鮮藕1500克、鮮姜300克、冰糖400克、蜂蜜400克、蜂蜜適量;先將梨、棗、藕、姜砸爛取汁,加熱熬膏,下冰糖溶化后,再以蜜收之。
可早晚隨意服用,清肺降火、止咳化痰、潤燥生津、除煩解渴、消散酒毒、祛病養身;用治虛勞咳嗽、口干津虧、虛煩口渴及酒精中毒等。
相關人群
1. 一般人群均可食用。
2. 對于肝病、便秘、糖尿病等一切有虛弱之癥的人十分有益。
3. 對于淤血、吐血、衄血、尿血、便血的人以及產婦極為適合。
4. 由于藕性偏涼,故產婦不宜過早食用。一般產后1-2周后再吃藕可以逐淤。
食用提示:每餐200克。
烹飪提示
1. 藕可生食、烹食、搗汁飲,或曬干磨粉煮粥。
2. 食用蓮藕要挑選外皮呈黃褐色、肉肥厚而白的。如果發黑,有異味,則不宜食用。
3. 藕生熟食適用于炒、燉、炸及做菜肴的配料,如“八寶釀藕”、“炸藕盒”等。
4. 煮藕時忌用鐵器,以免引起食物發黑。
發明與傳說
李時珍說:一男子患了血淋病疼痛難忍欲尋死。我用藕汁調發灰,每服二錢,每日三次即血止痛除。
釋名介紹
蓮花
蓮花
又叫菡萏、芙蕖。
它的地下莖是藕,果實是蓮子,生長在湖泊塘池,清明后抽莖長葉,六七月開花,花有紅、白、粉紅三色。
花心有黃須,蕊長一寸多。須內就是蓮實?;ㄍ屎?,蓮芒成蓮子。
原產于印度的蓮科植物,又稱蓮藕。
在中國的栽培歷史較長,藕在中國諸省均有栽培,藕的品種有兩種,即七孔藕與九孔藕。
山東省、河北省、河南省一帶較多栽培九孔藕,該品種質地優良,它的根莖粗壯,肉質細嫩,鮮脆甘甜,潔白無瑕,人們均愛食它。
蓮的各部分名稱不同,均可供藥用,蓮的柄名荷梗,葉名荷葉及荷葉蒂。
荷花蕊名蓮須,果殼名蓮蓬;果實為蓮肉或蓮子,其中的胚芽名蓮心,蓮的地根莖名藕。
采集加工
農歷10月后采摘,生食脆美。
蓮花、蓮蕊于7月間采收,采后陰干;蓮子、蓮房8~9月采收,曬干后脫出種子;蓮葉隨時可采,曬至八成干時折疊起來,將葉柄朝上再曬至純干。
藕節9~10月采挖。
[3] 須選當年生鮮白藕鞭連節采摘為好。
蓮地如系湖塘,往往水位較深,水下尋采較為辛苦。
陳志歲《洞庭湖觀挖蓮藕》詩:“霜天煙水深齊胯,腳探手扳通骨寒?!?span class="Apple-converted-space">
組織結構
“妾心藕中絲,雖斷猶連牽”,藕被切斷后,會出現很多白絲。
原來,藕的結構中,會有一些與人體血管一樣的組織,稱為導管。
藕的導管是螺旋形的,平常盤曲著,折斷后因為它有一定彈性,會被拉伸,最長可達10厘米。
|