俄羅斯鱘魚的食用價值
|
|
|
出處:水產品流通網 瀏覽量:4657次 發布時間:2014/4/7 19:15:52 |
文/王堅忍
對鱘魚發生興趣,是在哈爾濱嘗了一回。那真是一種美味,清朝是供皇上的貢品。漁民在松花江捕到鱘魚后,先在江南面的魚圈圈養著,到了冬天魚圈放水,魚死后裝車,插上黃旗威風凜凜上北京,一路有官員迎送。運到皇宮,一部分吃了,另一部分用于祭祀,是以黑龍江鱘魚又名鰉魚。鰉魚的皮厚得像豬肉皮,叫人真沒想到,魚皮會有這么好吃。
鱘魚一般體長3~5米,體重200~600公斤,堪稱水中龐然大物。它體大力不虧,魚肉營養豐富,人吃下去有筋道,為冬天御寒之佳品。我國江河及沿海生活著包括黑龍江鰉魚在內的鱘魚類共8種,其中長江中下游被稱作“水中大熊貓”的中華鱘,為國家一級保護動物,是美味,但只能觀賞不能食用,吃了就是明知故犯了。
魯菜中有一道名菜,喚作“鱘魚七吃”——椒鹽魚皮、香炸脊骨、紅燒魚雜骨、白灼魚雜、溜魚片、生魚片、鱘魚湯??梢婘\魚渾身是寶:魚皮、魚骨、魚雜、魚肉一入菜,均為美食;生吃、熟吃,兩兩相宜。
歐洲鱘魚有12種。法國人愛吃鱘魚是出了名的。大仲馬講述過一件趣事。法國貴族康巴塞雷斯大宴賓客,設法買到了兩條分別重72公斤和85公斤的鱘魚。晚宴上菜,但見男仆們扛著一架梯子,上面放著鮮花和綠葉裝飾的兩條鱘魚中較小的那條,在音樂的伴奏下步入餐廳。所有賓客的眼睛都盯著那魚時,意外發生了,一個扛魚的仆人摔倒了,雪白的魚肉撒得滿地都是。眾賓客嘩然。只有主人康巴塞雷斯不動聲色,他冷靜地命令道:“把另一條抬上來?!庇谑?,音樂再度響起,另外一隊人扛著比第一條更大,裝飾更華麗的第二條魚上場。眾賓客恍然大悟,原來這仆人的摔倒是擺“噱頭”。大家如釋重負,欣欣然大快朵頤。令人稍有遺憾的是,盡管這種“假摔”有助于享受美食,但浪費了作為鋪墊的第一條好端端的鱘魚,可惜了。
而俄羅斯人偏愛吃鱘魚子做的魚子醬,并將魚子醬、鵝肝、松露列為世界三大美食珍品。魚子醬是魚卵經過精心篩選,輕微鹽漬之后的產品,不過只有鱘魚魚卵的制品,才能算得上真正意義的魚子醬。注意,吃魚子醬的勺子要用邊緣光滑的貝殼或木頭勺子,不能是金屬的,以防止魚子醬與金屬產生氧化,沾上金屬味道,就串味了。把魚子醬攤在白面包或者圓餅干上,配上優雅的香檳。好的魚子醬汁液黑中略帶灰色或褐色,吃到嘴里有淡淡的海洋氣息,回味卻香醇甘美。
|
|
|
|
|
|